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睡前美美地往枕头上一躺突然天旋地转感觉整个房间在“坐过山车”或者早上翻身想赖个床眼前的世界突然开始旋转吓得你瞬间清醒还忍不住恶心想吐?先别慌着怀疑自己得了“怪病”你可能只是被耳石症给缠上了。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在医学上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较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主要表现为“晕得天旋地转”。
当我们做一些改变头位的动作,比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等,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这种眩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缓一缓就能自行恢复。有些人可能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为什么会得耳石症?
-
特发性病因:临床上,约半数以上的耳石症患者病因不明,被称为特发性耳石症。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内耳退变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耳石膜稳定性下降,耳石容易脱落。
-
头部外伤:头部受到撞击、车祸等外伤时,内耳结构可能受到损伤,导致耳石脱落。
-
内耳疾病: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中耳炎等内耳疾病也可能引发耳石症。这些疾病会破坏内耳的正常生理环境,影响耳石膜的功能,从而导致耳石脱落。
-
其他因素: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内耳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受到影响,增加耳石症的发病风险。此外,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
去医院咋确诊?
耳石症患者挂号容易跑错科,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怀疑自己发生了耳石症,一般首选耳鼻喉科门诊,通过手法复位,部分人的眩晕症状会随之消失;也有人复位后仍觉晕,这是前庭功能尚未完全康复所致,此时的耳石已回归原位,不必紧张,医生可以给予药物,适当休养,有助功能康复。前庭疾病,主要表现为“晕得天旋地转”。
治疗:把耳石“请”回原位就好
-
手法复位:是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医生根据耳石所在的半规管位置,通过特定的头位变换手法,将耳石重新归位到椭圆囊斑上。常见的手法复位有 Epley法、Semont法等。手法复位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次或几次复位治疗后症状可明显缓解。
-
机器复位:利用仪器精确控制头位的变化,实现耳石的复位。与手法复位相比,机器复位更加精准、稳定,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或手法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机器复位也是另一种选择。
耳石症复位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例如: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
-
避免头部外伤:在进行运动、工作等活动时,注意保护头部,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
复位治疗后:患者应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如患者余“晕”缠绕,可于医生的指导下继续选用药物治疗及相关医学影像学检查。
-
心理护理:耳石症发作时的眩晕症状较为严重,容易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总之,耳石症就像个调皮的小孩,虽然发作起来令人不适,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复位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快速康复。下次再碰到翻身就晕的情况,别自己吓自己,及时去医院“送”耳石回家就行啦!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用途,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