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秋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谨防甲流、支原体肺炎、疱疹性咽峡炎等传病。
甲流又“抬头”如何判断自己是感冒还是甲流?
近期流感抬头很明显,春季经历了一轮流感流行,当时是甲型H1N1。近期流行的是甲型H3N2,本轮有不少小学生还有幼儿园小朋友。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我们平常感染的普通感冒,指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等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
然而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得了流感,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如何预防?
流感,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1、建议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流感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而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预防都是类似的。(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今年的已经开始接种。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3、建议大家在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的场所还是要规范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4、一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手段,也是预防流感的手段。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等。
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服用奥司他韦预防或治疗甲流须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支原体肺炎又是啥?如何预防?
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月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8月下降后,9月又现增加趋势。由于支原体感染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所以家长要注意。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内容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