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产后康复|把握时机和方法更重要!

浏览量:6899  /  时间:2022-06-17

       产后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宝妈开始意识到产后康复的重要性。不过宝妈们需要注意的是,产后康复把握正确的时机和方法是关键。多数妈妈,生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产伤,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655447579(1)

看看你在什么阶段

一、产后4-6周:排恶露

       恶露的排出是每个产妇在产褥期都要经历的阶段,产后排出的恶露大多有血腥味、没有臭味,恶露结束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持续4-6周。如果产后恶露持续的时间延长,伴有臭味,或有不规律的出血,就要小心子宫复旧不良和感染的发生,要到医院进行复查就诊。


二、产后5-6周:子宫复旧

       产后子宫不会立即恢复原状,大概需要两周时间回到骨盆腔,6周内回到孕前大小。产后子宫复旧包括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内膜3方面的恢复。

>>子宫颈,分娩后子宫颈会有一定的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产后7天左右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4天宫颈内口关闭,产后4周,恢复正常。

>>子宫体,产后在腹部可以摸到一个很硬且呈球状的子宫体,其最高处差不多与肚脐同高,每天下降1-2cm,产后10-14天降入骨盆,4-6周后子宫大小恢复到孕前。

>>子宫内膜产后2周左右,新生内膜会逐渐覆盖子宫腔,6-8周完全修复。


三、产后6周-6个月: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对于产后的宝妈来说,盆底肌损害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很常见,因身体状况不同,出现时间可能也不同。具体表现有尿失禁、尿频尿急、子宫下垂、便秘、松弛、盆腔痛等。因此,产后42天去医院复查很有必要,发现问题也能及时进行干预,必要时进行盆底肌的康复治疗和长期锻炼,避免盆底疾病发生或加重。


四、产后1年内:腹直肌修复

       产后腹直肌分离主要是由于随着胎儿及子宫的增大使腹直肌向两边牵拉,中间的腹白线延长,导致两侧腹直肌间距增大的现象。

       产后一年内,是腹直肌修复的“黄金时期”,腹直肌分离的检查和盆底肌力的评估非常重要,所以宝妈们在产后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腹部锻炼,避免腹直肌分离的加剧。


       一般产妇恶露干净后,就可以针对盆底肌进行训练,产后42天~6个月是盆底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记得好好把握噢!


关于产后康复的误区,这些你也该知道!

一、剖宫产不需要做盆底修复?    

       很多宝妈说我是剖宫产,应该只有阴道分娩才会对盆底造成损伤,我是不是不需要做产后盆底康复了?怀孕时,随着胎儿体积和重量的增大,孕妇的重心由腰骶部下降到盆底,腰骶部的脊柱前弯,腰椎向前突出,盆底也承受了更大的重量。因此,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会造成盆底损伤。


二、等生完二胎再做盆底修复

       女性的盆底肌肉像一张弹性的吊床。怀孕、分娩的时候,胎儿逐渐压迫、撑开这张吊床。盆底肌肉松弛在怀孕时就已经发生,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无法避免。有些宝妈,生第一胎时盆底松弛得不太严重,就没放在心上,到了第二胎,生宝宝似乎比之前还要快,盆底的肌肉和筋膜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被撑开了,相当于在第一胎损伤的基础上又加了把力,损伤是累加的,因此,恢复也更吃力。

       产后42天一定要到医院做专业检查噢,了解身体恢复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受益。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医疗、健康科普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搜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