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是第21个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旨在引导育龄人群和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做好孕育生命的重要准备。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birthdefects,BD),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和不良环境所引起的出生前已存在于人类胚胎(胎儿)的结构、功能或代谢方面异常的总称(包括唇腭裂、多子或并指畸形、神经管畸形和脑脊膜膨出等等)。
如何预防出生缺陷?
做好三级预防,筑牢三道防线,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孕育健康生命。世卫组织倡导的“三级预防”体系,覆盖孕前到产后,是科学防控的核心:
一级预防:孕前打底,从源头降低风险★ 婚前检查别省略:免费婚检能查遗传病史、传染病(如乙肝、梅毒),比如发现双方都是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可提前做生育指导;
★ 重视遗传咨询:家族有遗传病、既往生过缺陷儿的夫妻,找专业医生评估风险,制定备孕方案;
★ 孕前保健做到位:女性提前3个月吃叶酸(每天0.4mg,吃到怀孕后3个月);夫妻一起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接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备孕前做一次全面体检,确保血压、血糖等指标正常;
★ 尽量适龄生育:避开高龄风险。
二级预防:孕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怀孕后靠“定期检查”及时揪出问题,关键项目别漏:
1、规律产检:按医生要求定时产检,监测孕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这些问题可能间接影响胎儿;
2、重点筛查项目:★ 孕11-13+6周:查胎儿颈后透明层(NT),初步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
★ 孕15-20周:唐氏、无创筛查,筛查21-三体、18-三体等染色体病;
★ 孕20-24周:胎儿大排畸(四维),细查胎儿心脏、脑部、四肢等器官是否有结构畸形;
注意:产前筛查不是确诊,筛查高风险意味着患病的风险升高,并不是确诊患有这种疾病;同样,筛查结果提示低风险,并不是一定没有这种疾病,只是患病的风险比较低。筛查结果高风险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确诊。
三级预防:产后筛查,做好早诊断、早干预,促进孩子高质量生存即使孩子出生,也需通过筛查“查漏补缺”:
★ 新生儿必查项目:出生后3天内,医院会采足跟血筛查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这些病早发现,靠饮食控制或吃药就能避免智力残疾);同时做听力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如心脏听诊、超声);
★ 尽早干预,及时发现并干预,从而减慢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不可逆的身体及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