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饮食+久坐:结石三大危险因素!进入炎炎夏日,烧烤、啤酒、海鲜等约起来~有着各种各样美食的诱惑,俗话说“夏季到,结石笑”,随着气温蹭蹭蹭往上升,泌尿系结石也到了发病率较高的季节。
结石形成因素
-
饮食摄入过多高蛋白、高糖、高草酸、高脂肪食物造成体内钙、草酸、尿酸、胱氨酸代谢异常。
-
个体存在尿路感染、梗阻、异物局部因素会引发结石形成。
-
地理环境、高热气候变化、某些药物的作用、食物中类似于三氯氰胺的添加剂等。
-
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高温作业的人、飞行员、外科医生、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发病率高。
定期检测,才能有效预防结石?
尿液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草酸、磷酸和钙离子,在尿液中的浓度越高,越容易形成结晶存在较高结石风险。据统计,有过往结石史及结石术后患者,其2-7年内复发率高达50.1%-71%,10年内复发率甚至超80%。所以及时筛查、从源头进行预防,避免病情延误是非常重要的功课。患过结石的患者,更需定期检测结石成份或24H尿液,分析原因标本兼治。
结石为什么会复发?
结石是一种终生疾病,易复发,临床统计五年复发率高达71%;反复复发结石会导致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甚至肿瘤发生,严重危害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通过碎石或手术将结石取出,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由于结石生长的成因未明确,形成环境未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未改变,患者仍存在身体代谢异常问题,日积月累就会复发。
结石复发大多与人体代谢异常有关,通过检测结石成分或24H尿液分析,可准确判断结石形成原因,结合自身因素,精准治疗,改善代谢环境,进行防治,能使结石复发率降低至10%以下。
常见结石有五大类30余种,结石成分不同防治措施截然不同,在明确结石成分的前提下,预防结石复发有很多简单易行的小窍门。
不同成分结石靶向治疗方案
草酸钙类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此类结石占50%~65%
① 减少草酸食物摄入,或将含草酸食物淖水后食用(草酸易溶于水,淖水可过滤食物中80%的草酸)。
② 适当补充维生素B6,在维生素B6存在时,大部分乙醛酸会转变成甘氨酸,从而减少草酸前体的形成。
③ 补充“产甲酸草酸杆菌”,产甲酸草酸杆菌是厌氧菌,它能通过降低肠道中草酸的浓度来增加肠道对草酸的分泌,大大降低人体尿草酸的排泄。
硅酸盐类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此类结石为药物性结石,因患者常期服用一些慢性疾病药物,导致代谢性结石形成。
① 停用硅酸盐抗酸类药物,寻找替代药物。
② 水化尿液,防止药物晶体析出。
尿酸类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约占17%~25%,尿酸类结石在三十几种结石类型中治疗预防效果较佳,通过药物治疗不但可以预防结石再生,且能将现有结石溶解,1cm左右结石可在三个月内溶化。
① 减少嘌呤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动物内脏。
② 服用枸橼酸氢钾钠类药物,可高效率溶解尿酸结石和防治新结石的形成。
胱氨酸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约占2%-5%,胱氨酸结石属于遗传性结石疾病。
① 碱化补充维生素B6,在维生素B6存在时,大部分乙醛酸会转变成甘氨酸,从而减少草酸前体的形成。常用药物: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等。
② 增加体液摄入,降低尿胱氨酸浓度,防止夜间形成高浓度胱氨酸尿,建议睡前和凌晨各饮水500ml。
③ 多吃柑桔类水果或饮用果汁,有助于保持尿液PH呈中性或弱碱性。
磷酸铵镁类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约占5%~15%,为感染性结石,与尿路感染有关,临床被称作“恶性结石病”,容易引起“三高”:结石复发率高、肾功能丧失率高、患尿毒症率高,甚至可能激发恶性肿瘤。
① 定期检查尿液,急性期使用有效抗生素。
② 保持足够的尿量,降低微生物感染。酸化尿液,使尿PH下降至6.0~6.2(多数感染性结石患尿液呈高碱性,酸化尿液有助于改善尿液环境减少感染几率)。
特异性草酸钙结石:治疗效果 ★★★★★ 预防效果 ★★★★★
约占5%-1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肿瘤会引起特异性草酸钙结石,甲状旁腺素PTH不适当分泌,血清PTH水平升高,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会表现泌尿系统反复结石,骨质疏松、久治不愈消化性溃疡等。
① 检测排查相关疾病。
② 在行甲状旁腺手术治疗及结石治疗后,结石反复再生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③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也可以扩容后予以促进尿钙排泄。
夏季预防结石,需“多喝、多动、少坐、少盐”。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科学管理生活方式,远离“痛不欲生”的结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