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早查房时,镇江瑞康医院领导班子及骨科、康复医学科医护团队一起,手捧鲜花来到病房,为住院接受手术的脊柱畸形和小儿麻痹致残患者送上“早日康复”的祝福。在每年5月的“全国助残日”或“8.25”全国残疾预防日前开展慰问活动,是镇江瑞康医院8年来形成的既定传统,院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呼吁人们给予残障人士更多的关爱。
关爱肢体残障人士,一方面用心用情,另一方面,则是用过硬的技术,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摆脱肢体残障带来的限制,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
从初设骨科中心,到创建省内首家AiBLE™数智骨科一体化诊疗中心所呈现的“硬件”升级;从查病治疗,到提前预防体现的理念变化;从骨科“单打独斗”式的治疗,到引进省内骨科专家、联合康复医学团队,形成区域脊柱侧弯防治的筛查-康复-手术治疗的全诊疗流程闭环……镇江瑞康医院正以创新为引擎,以患者为中心,逐步构建起体系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骨科诊疗生态。
“向日葵”项目正式启动
在我国,小儿麻痹症曾经导致数百万儿童肢体残障,让无数家庭因此身陷痛苦。虽然随着预防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该病已可根除,但还是有很多后遗症患者仍受其困扰。
在镇江瑞康医院骨科专家刘方刚教授的门诊,不时会有儿麻后遗症患者慕名而至、咨询就诊。这些患者,很多都是长年异常步态导致脊柱、双下肢畸形,还有的则是肌肉持续萎缩难以行走……
从医40多年,刘方刚的助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行程超过20万公里,先后帮助5000多名重症小儿麻痹症患者重新站了起来。在此期间,他亲眼见到儿麻患者的痛苦,以及无力治疗的困境。为了帮助更多儿麻患者解除痛苦,实现功能康复,经过大半年的酝酿和筹划,2024年11月9日,“向日葵”项目正式启动,由刘方刚团队提供技术保障,对部分脊柱畸形、肢体残障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救治,力争5年内实现救助百名患者的目标。这一由“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瑞康刘方刚助残专项基金”发起的公益慈善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治疗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成功实施近400例儿麻手术
次月,首批两名受助于“向日葵”公益慈善项目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在镇江瑞康医院接受肢体矫形手术后出院回家。其中一人,便是右下肢残疾的孙琴(化名)。
孙琴肢体残障三级,右下肢跛行已有50余年。随着年纪渐长,孙琴行走越发困难,“脱拐独立行走”的梦想也越来越强烈。在慕名找到刘方刚后,刘教授了解到孙琴夫妇均为残疾人,家庭困难,于是主动帮她申请了“向日葵”项目,为其免去后顾之忧,安心接受治疗。经过一场矫形手术后,孙琴目前右下肢畸形得到完全矫正,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独立行走”梦终得实现。
与孙琴一样,田军(化名)因患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右下肢无力畸形也超过50年,因此前手术失败和多年来求医无果的经历,田军一度对未来丧失信心,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直到经刘方刚推荐加入“向日葵”公益慈善项目,经过手术,田军终于矫正了严重的下肢畸形。“这一天,我盼了多少年啊!我现在恢复得很好,相信不久后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啦!”内心的激动与感谢,让这名五十多岁的汉子红了眼眶,紧紧握住刘方刚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关爱残疾人,镇江瑞康医院一直在行动。据统计,医院开诊8年多以来,骨科已成功实施了近400例儿麻手术,患者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这些患者,从镇江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
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公益筛查
今年,镇江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钱兴皋又多了一项工作任务:作为主力参与由镇江市残疾人联合会、镇江市慈善总会组织,镇江瑞康医院实施的“镇江市青少年脊柱侧弯公益筛查”,积极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治意识,针对脊柱侧弯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更小的痛苦、更低的成本,降低脊柱侧弯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守护青少年的挺拔身姿。
脊柱侧弯远非外观“驼背”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复杂的脊柱畸形,在临床上,经X线测量Cobb角大于10度即定义为脊柱侧弯。据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数据,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青少年儿童发育阶段出现脊柱侧弯,不仅会导致肌骨疼痛以及高低肩、剃刀背、胸廓畸形、骨盆倾斜等体态变化,严重的脊柱侧弯会影响心肺功能,更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深远影响。”钱兴皋表示:“早期脊柱侧弯往往临床症状隐匿,体表征象不明显,日常生活中很难发现。因此早期筛查是防控关键,能为后续个性化干预争取宝贵时间。”
公益筛查首站,由镇江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骨科医务人员组成的筛查团队,前往镇江市丁卯第二中心小学,通过目测法、弯腰试验、躯干旋转角测量等方式,按照自愿免费原则,为20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弯筛查,检出疑似阳性21人,为后续治疗争取到了更好的时机。目前已经为1071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免费筛查。
构建脊柱侧弯诊疗闭环
临床上,脊柱侧弯角度大于40度常被视为手术指征,治疗目标在于矫正畸形、恢复躯干的稳定与平衡。该类手术部位“上接颅骨、下连躯干”,技术挑战极高。依托AiBLE™数智骨科一体化诊疗中心与“筛查—康复—手术”的闭环体系,在骨科特聘专家朱锋教授的统筹下,团队以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循证路径开展诊疗,将术前三维规划、术中神经监测与多学科协作常态化,把“刀尖上的舞蹈”转化为可复制、可评估的安全流程,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与功能重建。
从聚焦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精准矫治与公益救助,到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的早期筛查与综合防控,展示的不仅是技术硬实力,更是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当前沿技术与温暖人情相互交织,当创新理念与务实行动紧密结合,共同铸就了守护百姓骨骼健康、助力残障人士重拾生活希望的坚实桥梁。“不仅在医疗技术的高度上不断攀升,也注重人文关怀的温度,坚持助残公益事业,为更多患者撑起一片新天地。”镇江瑞康医院执行院长朱旻莉说。
记者 杨泠
通讯员 刘柳
文章来源:《京江晚报》